中草藥超微粉碎機是一種專門用于將中草藥等物料粉碎成超微粉體的設備。工作原理主要包括對物料的沖擊、碰撞、摩擦、剪切、研磨和同步斷裂等。根據物料的性質和要求的粉碎程度,可以選擇不同的粉碎方法。例如,粒度較大或中等的堅硬物料常采用壓碎、沖擊方式;粒度較小的堅硬物料則采用壓碎、沖擊、碾磨方式;粉狀或泥狀物料則采用剪切、壓碎、碾磨方式;韌性物料則采用剪切或快速打擊的方式。
一、粉碎粒度不達標(顆粒過粗或不均勻)
常見原因:
藥材預處理不當(如未切片、切塊過大,或含大量韌性纖維、硬質雜質)。
粉碎時間不足或設備參數設置不合理(如轉速過低、分級輪轉速不匹配)。
篩網/分級裝置堵塞或損壞(導致粗顆粒無法有效分離)。
物料含水量過高(超過8%,易黏結結塊,影響粉碎效率)。
解決方法:
預處理優化:將藥材切成小段(1-3cm),去除石子、金屬等硬質雜質;對韌性強的藥材(如黃芪、甘草)可先低溫冷凍(-10~-20℃),降低韌性后再粉碎。
參數調整:提高主機轉速(根據設備型號,通常3000-15000r/min),或適當延長粉碎時間;若配備分級輪,提高分級輪轉速(增強細顆粒篩選能力)。
設備檢查:清理篩網/分級裝置的堵塞物,更換破損的篩網;定期檢查分級輪葉片是否磨損,磨損嚴重時及時更換。
控制含水量:對潮濕藥材進行烘干(溫度≤60℃,避免有效成分流失),確保含水量≤6%。
二、設備振動劇烈或噪音過大
常見原因:
設備安裝不穩(地腳螺栓松動或放置不水平)。
轉子或粉碎刀盤不平衡(如刀片磨損不均、裝配錯位)。
物料中混入硬質雜質(如石子、金屬塊),導致撞擊失衡。
軸承磨損或潤滑不足。
解決方法:
重新固定設備,調整地腳螺栓使機身水平(用水平儀校準)。
檢查粉碎刀/錘片是否磨損不均,更換對稱位置的刀片;清理雜質,必要時安裝進料磁鐵吸附金屬雜質。
定期檢查軸承,添加專用潤滑劑(如食品級潤滑脂),磨損嚴重時更換軸承。
三、物料黏結、堵塞粉碎腔
常見原因:
藥材含油脂、黏液質較高(如當歸、熟地、黃精),粉碎時因摩擦生熱導致軟化黏結。
粉碎腔內壁不光滑(殘留物料堆積后形成黏結層)。
進料速度過快,物料在腔體內來不及粉碎,造成堆積堵塞。
解決方法:
針對性處理高黏性藥材:
降低進料速度,避免物料堆積生熱;
采用低溫粉碎(通入冷空氣或制冷劑,將腔體溫控制在10℃以下),抑制物料軟化;
混合少量惰性輔料(如微粉硅膠、淀粉),減少黏結(需符合藥典要求)。
定期清理粉碎腔,用毛刷或專用清潔劑(如酒精)擦拭內壁,保持光滑;對易殘留的藥材,粉碎后立即清理。
調整進料量,確保物料均勻進入,避免過載。
四、電機過熱或跳閘
常見原因:
負荷過大(如進料過多、物料過硬,導致電機過載)。
電機散熱不良(風扇故障、散熱孔堵塞、環境溫度過高)。
電路問題(電壓不穩、電線老化、接觸器接觸不良)。
解決方法:
減少進料量,對硬質藥材先粗碎,降低電機負荷;若設備有過載保護,跳閘后需等待電機冷卻再重啟。
檢查電機風扇是否正常運轉,清理散熱孔灰塵;在高溫環境下操作時,加強通風或暫停使用,避免長時間連續運行。
檢查電路連接,確保電壓穩定,更換老化電線;聯系電工檢修接觸器等電氣元件。
五、產量突然下降
常見原因:
粉碎刀/錘片磨損嚴重(切削能力下降)。
進料口堵塞(物料結塊或雜質卡住)。
分級裝置故障(如分級輪轉速下降,導致細粉無法排出,堆積在粉碎腔)。
解決方法:
檢查刀片/錘片的磨損程度,及時打磨或更換(保持刃口鋒利)。
清理進料口,破碎結塊物料,安裝進料篩網防止大塊雜質進入。
檢查分級輪電機是否正常,調整轉速至設定值;清理分級輪上的殘留物料,避免堵塞。
六、粉碎過程中產生大量粉塵
常見原因:
除塵裝置失效(如布袋除塵器堵塞、風機功率不足)。
設備密封不良(進料口、出料口、粉碎腔蓋的密封墊老化或松動)。
解決方法:
清理除塵布袋(拍打或水洗),更換破損布袋;檢查風機是否正常,必要時更換大功率風機。
檢查各密封部位,更換老化的密封墊(如硅膠墊),擰緊連接螺栓,確保密封嚴實。